找到相关内容412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星云法师:学佛的次第

    妄语戒。   E、波罗提提舍尼:梵语pratideanya,意译为向彼悔、显示、说罪,是向对方忏悔就可以除灭的罪。共有四项戒属于提舍尼,例如佛世时,不自己入城托钵的比丘就是犯了提舍尼戒。   F、突吉罗...止息对于他人的淫欲贪爱。《俱舍论》及《瑜伽师地论》将这种贪爱分为下列四种:   (1)显色贪:显色,指青、黄、赤、白等色。显色贪,是见到对方朱唇皓齿、皮肤白晰、脸颊红润等颜色而生起的贪爱。   (2)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3069465.html
  • 比较宗教学(1)

    时候,竟又对方才发生的事感到恐惧,甚至把他吓得不敢再在山洞里待下去而逃回了家。得到他的老妻克地彻的安慰,说他遇到的确是圣人的象征,并说像他这样的人足以担当宣导真主之命,这才使他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,并且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669630.html
  •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

    飞廊连阁如前不殊。大院南门内东畔有坛。大梵王造。西对方池名曰戒坛。楼至比丘请佛立之。初欲结戒乃集十方诸佛。于时有八百亿同名释迦。十方诸佛同名亦尔。创立戒坛坛既成已。诸佛登之共论戒法。其坛华丽非世所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0169634.html
  • 心意识与唯识无境:唯识宗心性本体论的必然归结

    的质的差别,二者由此变得没有任何可比性。但是在古代,古人并未能从理论上将其区别开来,因此唯识师这一手,真还能驳倒对方。至于众生为何可同见一境,唯识师用“业感”之理给予说明oJb外虽无实境,但因众生自、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2069658.html
  • 空性与暴力:龙树、德里达与列维纳斯不期而遇的交谈

    surface)或动物之外观(facies)即外表(aspect)或种类。它不仅仅是如该词原义所指的那种因裸露而被看者。它也是观看者。不完全是那种在某种哲视╱理论关系中的看物者,而且还是与对方相互对视的对视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0369899.html
  • 《六度集经》与中国民间故事

    庄园去送信,信中要对方在养子身上绑上石块沉入深渊。中途他按养父的吩咐去看望养父的一位朋友梵志,梵志的女儿偷看他身上所带的那封杀人信件后,感到愤恨不平,将信件内容改为请庄园上的人立即办理他儿子同梵志女儿的...

    刘守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63870028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三辑(1)

    ,所以,夫或妻之一方如欲出家到寺院居住,却未取得对方同意时,即为不能履行同居义务,一方可向法院声请履行同居,甚至可据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二条第五款“夫妻之一方以恶意遗弃他方在继续状态中者”,或“重大事由,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470227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四辑(1)

    他的妄想,或激励他的疑情,有时以柔软语关怀,有时严词责骂,有时天天呵护备至,有时却又不理不睬,有时滔滔不绝的为其说法,有时就算对方殷勤请问,也以沉默不语待之。种种教法的施设,或许因为衲僧智慧不足而有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570229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四辑(2)

    所以,当时担任执事是非常慎重的事,首先,住持要与欲聘任的执事协谈,征求对方意见,其次要“挂牌”公告大众,挂牌就是现代的人事命令,而每位执事必能克尽职责,不敢敷衍懈怠,生怕辜负了三宝及众生的恩德。所以,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670230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五辑

    恭敬长者,甚至不惧被人揭露自己的缺点,勇于改过,终于成就道业,为佛教结集经藏写下圆满的历史。反观今之修行人,自矜己能,排斥贤者,若有人当面指出他的过错,不但不感恩、惭愧,反而与对方结怨,常思报之,实在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770231.html